古装短剧《南宫谣》热播,产教融合成为最强“推手”



近日,古装剧《南宫谣》(开机时暂名《凤临天下》)在某平台热播,并迅速登顶全网短剧热播榜。这部剧是由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指导,该校文化管理系教师孙林担任总制片和导演。《南宫谣》以“项目化实战教学”模式为跨领域、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创新范本,是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又一成功案例。

作为项目化教学的探索,《南宫谣》从策划到上线全程贯穿于教学实践之中。孙林带领师生团队将前期拍摄、后期制作、海报设计、宣发运营等全流程业务转化为一个个教学案例,覆盖《数字媒体案例开发综合实务》《新媒体设计实务》《短视频设计与制作》等核心课程。学校文化管理系的艺术设计、出版商务等相关专业近300余名学生参与海报设计、预告片剪辑等实战任务,实现了“课堂即片场,作业即作品”的教学目标。


《南宫谣》剧照


指导学生完成《南宫谣》上线海报制作

“我们通过‘项目示例演示+实战操作’双轨并进,让学生全程参与从脚本分镜到成片输出的每道工序,真正掌握影视制作的全链条技能。”孙林说,这种真学实做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,更让教学成果直接对接市场需求,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双向奔赴。

为了构建“教学—实践—就业”的完整闭环,学校相关系部领导带队调研横店影视城,与多家影视制作、服化道企业共建实训基地,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项目实践平台。同时,学校还鼓励教师利用假期驻扎行业一线,将实践经验反哺教学,打造“双师型”教学团队。“教师既是课堂上的导师,也是片场里的制片人。”文化管理系主任王红英介绍,这种“双师双能”模式让教学内容紧跟行业前沿,学生既能掌握影视制作技术,又能熟悉市场运营规律。例如,在《南宫谣》宣发阶段,学生团队通过数据分析优化了推广策略,这正是“技术+运营”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成果体现。

上海版专表示,今后学校的相关系部将通过产教协同,为学生持续打造课堂、片场、市场的人才培养链,以行业需求为风向标,锻造兼具审美判断力、技术执行力与文化传播力的复合型影视新生力量,推动学生的高质量就业。


 分享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
共  条评论

评论

  •  主题颜色

    • 橘色
    • 绿色
    • 蓝色
    • 粉色
    • 红色
    • 金色
  • 扫码用手机访问

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,本站不存储、不制作任何视频,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。

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附说明联系邮箱,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。

© 2025 www.filmnn.com  E-Mail:[email protected]  

观看记录